教育部办公厅关于《2022-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》的公示,也是坊间正在流传的“白名单”,这份名单可以说为粑粑麻麻们在给孩子做兴趣、专长的短期和长期规划策略提供了重要的风向标。
与之前相比,名单每一年变动改为了每三年变动一次,意味着科技特长生的规划之路更明确:三年级之前兴趣培养、三年级之后开始参赛积累经验和证书!
01
什么是白名单赛事?
白名单赛事指的是教育部每年公布的面向 6-18 岁学生的竞赛活动。
作为教育部认证的赛事,具有成熟的评价体系,更好的规范了 6-18 岁学生赛事,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比赛含金量,比一般学生的素质评估结果更具说服力。
除了传统的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信息学等奥林匹克竞赛外,新增了创客教育和环境保护类比赛等。而白名单赛事的组织主体必须是由中央编办、民政部登记注册的正规机构,不向参赛选手收取任何形式报名费。
01.
比如:哪些得到了教育部认可的比赛,会成为学校和社团在组织参赛时的首要考虑对象。因为它够权威,其次它还是免费的,非常贴合学校组织比赛的原则。
02.
又比如:哪些比赛落选了、哪些比赛被加进去了,哪类比赛的占比增加了,都能反映出国家对青少年培养的趋势。如果选择了发展迅速的赛道,也就意味着孩子未来会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。
02
白名单赛事有哪些变化?
1
白名单改为三年一次审批公示
这意味着,从2022年9月到2025年8月,白名单上的赛事基本就是稳定举办了,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也不会新增了。从侧面说明,科技特长生的规划之路也更明确。
所以这篇文章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,并且收藏好!因为这份名单会陪孩子三年~
2
竞赛年龄扩展
其中,面向小、初、高学生的项目共有27项,且多为自然科学素养类和艺术体育类。
包括机器人、无人机、编程等科技创新的自然科学素养类竞赛基本涵盖了全部高中学生,大部分初中生,小学生可以参加的科技类赛事多达10项。
3
赛事整体数量增加到了45
删除4项比赛
“明天小小科学家”奖励活动(自然科学素养类)
环丁青少年环保创意大赛(自然科学素养类)
新概念作文大赛(人文综合素养类)
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大赛(艺术体育类)
增加12项比赛
“北斗杯”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
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
丘成桐中学科学奖
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
中国“芯”助力中国梦——全国青少年通信科技创新大赛
全国版图知识竞赛中小学组
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
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
“致敬英雄”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创作主题教育竞赛
“希望颂”——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大展
全国中小学生舞蹈比赛
全国青少年音乐素养大赛
可以看到各类赛事的优先级是:
自然科学素养类>人文综合素养类>艺术体育类
科创类赛事占据了白名单的半壁江山,再次引领主流。
03
家长该如何应对?
我身边很多父母们在谈起孩子坚持学习多年的兴趣特长时,都会提到这也是为了孩子以后在考学的竞争中能多储备一条路。有这种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,那么你做对规划了吗?在及时的时间做了及时的事么?千万不要忙乎到最后,才发现错过,那太可惜了!
所以特别提醒粑粑麻麻们,可要上上心,帮助孩子提前做好特长培养规划。虽然兴趣培养是素质培养的一部分,但如果这部分积累不仅能为孩子带来自身素质的提高、兴趣的拓展,也同时能帮孩子过“独木桥”时增加助力,岂不是多赢?
当然也不鼓励那种不管三七二十一跟着“白名单”卷的家庭,还是要因材施教,根据孩子自身情况、家庭综合能力,有的放矢的进行安排。
其实无论是《强基计划》还是《全面科学素质纲要》,早就在给我们传递了一个信号:青少年的未来,一定离不开“科技强国”这条道路;而教育的趋势,也一定是培养创新意识。
在这份名单中,科技类竞赛多达20项,基本涵盖了全部中小学生,由此可见国家对科技教育的重视。
这也是在暗示,国家如今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,今后的教育改革方向会走向哪边。
实际上,芯片、无人机、机器人都是未来的大热,软件、发明、创造也是国家长期以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因此,除了语数外这些主科,孩子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,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。
建议大家放平心态,结合孩子自身发展与喜好来好好规划~
具体哪些赛事最有助于升学?可以扫描下方咨询,让专业老师帮你一起规划!